时间: 2025-05-01 21:0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4:06
咄嗟便办(duō jiē biàn b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呼即来,立刻办妥”。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处理得非常迅速,毫不拖延,通常用来赞扬某人办事效率高,反应迅速。
在文学作品中,咄嗟便办常用来形容主角或某个角色的行动力强,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一位能干的官员或将领。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奖朋友或同事的办事效率。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效率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快速响应和高效执行的重要性。
同义词:雷厉风行、立竿见影、速战速决 反义词:拖泥带水、犹豫不决、慢条斯理
咄嗟便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但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高效行动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效率和迅速反应被视为重要的品质,特别是在商业和行政管理中。咄嗟便办**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面对挑战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高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能力、有决断力的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迅速行动,不拖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咄嗟便办来称赞一位同事在处理紧急项目时的迅速和有效。这个成语帮助我准确地表达了我的赞赏之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云变幻间,咄嗟便办者,
决策如流星,划破夜空暗。
想象一个忙碌的办公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员工们迅速而有序地处理着各种任务。这种场景与咄嗟便办的快速行动和高效执行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ick on the draw”或“nimble-fingered”,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快速和敏捷的概念。
咄嗟便办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高效的行动,还传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你吩咐的事情,我们~。
1.
【咄】
(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咄,相调也。 、 《字林》-咄,相诃也。 、 《苍颉篇》-咄,啐也。 、 《汉书·东方朔传》。注:“叱咄之声。”-咄!口无毛。 、 《史记》-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 《水浒传》-咄!你是个破落户。
【组词】
咄叱、 咄啐、 咄骂
2.
【嗟】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感叹声。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嗟叹使心伤。 、 唐·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清·刘开《问说》-嗟乎!…非此之由乎。 、 清·林觉民《与妻书》-嗟夫,谁知吾卒先汝。
【组词】
嗟乎、 嗟讶、 嗟异、 嗟悼
3.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
4.
【办】
(形声。从力,辡声。力取致力之意。本义:办理;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办,致力也。 、 《资治通鉴》-卿能办之者诚决。
【组词】
办案、 办事、 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