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24
词汇“宫移羽换”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音乐理论,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需要注意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宫移羽换”字面意思是指在古代音乐中,宫音和羽音的转换。宫音和羽音是**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分别对应现代音乐中的Do和La。这个成语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转换。
由于“宫移羽换”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讨论音乐理论或比喻事物变化的语境中。
“宫移羽换”源自**古代的音乐理论,特别是五声音阶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比喻任何形式的变化或转换。
在古代,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宫移羽换”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音乐和变化的理解。
对于不熟悉音乐理论的人来说,“宫移羽换”可能会带来一种神秘和深奥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雅乐和宫廷文化。
由于这个成语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了解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音乐。
在创作中,可以将“宫移羽换”用于描述历史变迁、个人成长或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结合古代音乐的图像或演奏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宫移羽换”的含义。听觉上,可以尝试聆听包含宫音和羽音转换的音乐作品。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宫移羽换”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变化的概念在各种语言和文化中都存在。
“宫移羽换”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音乐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多情只记潇湘瑟。纵而今、~,此怀难竭。
1.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2.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3.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
4.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