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1:39
姻妾: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指的是古代社会中,除了正妻之外,由婚姻关系而成为丈夫的妾室的女性。在古代**,一夫多妻制是合法的,因此,姻妾通常是指通过正式的婚姻仪式成为丈夫家庭成员的妾室。
在文学作品中,姻妾常常被用来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尤其是在描述贵族或富有人家的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侧室、偏房、小妾 反义词:正妻、嫡妻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时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同一夫多妻制度下的不同身份。
“姻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姻”指的是婚姻关系,“妾”则是指妾室。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夫多妻制逐渐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相应减少。
在古代**,姻妾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性别不平等和婚姻制度的特点。这种制度允许男性拥有多位配偶,而女性则通常只能有一位丈夫。这种不平等在现代社会已被普遍视为不公正。
对于现代人来说,“姻妾”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对过去社会不平等和女性地位低下的反思。它可能唤起对历史的好奇和对现代平等价值观的珍视。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历史或文化时,了解“姻妾”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婚姻和社会结构。
在创作中,可以将“姻妾”作为一个角色,探索她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和挑战,或者在历史小说中描绘她的生活和情感。
想象一幅古代**的画卷,画面中一位优雅的女子,可能是某位贵族的姻妾,她的服饰华丽,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郁。
在其他文化中,如伊斯兰文化中的“妻妾”制度,也有类似的概念,但具体的法律和社会实践可能有所不同。
“姻妾”这个词汇是了解古代*婚姻制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虽然它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常见,但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性别平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
【姻】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因,因亦声。本义:女婿家)。
同本义 。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
【引证】
《说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 、 《尔雅》-婿之父为姻。又,婿之党为姻兄弟。 、 《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 、 《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 、 《仪礼·士昏礼记》-某以得外昏姻。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壻父曰姻,两壻相谓曰亚。”-昏媾姻娅。 、 《左传·僖公五年》-皆弦姻也。
【组词】
姻母
2.
【妾】
(会意。从辛,从女。甲骨文字形上面是“ň”(qiān)字,即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女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妾,有罪女子给事者。 、 《周礼·太宰》-八月臣妾。 、 《国语·晋语》-纳女工妾三十人。 、 《书·费誓》-臣妾逋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