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9:36
姻弟:在中文里,“姻弟”指的是通过婚姻关系而结成的兄弟关系,通常是指妻子的弟弟或者丈夫的弟弟。这个词汇强调了通过婚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
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姻弟可能出现在描述家族关系或婚姻联盟的场景中,用以展现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姻弟可能被用来指代具体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在讨论家庭聚会或节日庆祝时。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姻弟可能被用来分析家庭结构或社会关系网络。
同义词:连襟、姻亲 反义词:血亲
“姻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强调通过婚姻建立的亲属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传统或保守的社群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姻弟关系是家族关系网中的重要一环,涉及到礼仪、责任和义务。在现代社会,这种关系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情感联系而非传统的义务上。
对于一些人来说,姻弟可能带来温馨的家庭感觉,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因为特定的家庭动态而产生复杂的情感。
个人经历中,姻弟可能是在家庭聚会中经常见到的亲人,共同分享欢乐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姻弟与我,共话桑麻,共享天伦之乐。”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男子在庭院中品茶,背景是传统的**音乐,这可以很好地代表姻弟关系的和谐与传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亲属关系可能被称为“brother-in-law”,但其社会和文化含义可能与**文化中的“姻弟”有所不同。
通过对“姻弟”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亲属关系和家庭结构。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关系的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其背后的情感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1.
【姻】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因,因亦声。本义:女婿家)。
同本义 。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
【引证】
《说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 、 《尔雅》-婿之父为姻。又,婿之党为姻兄弟。 、 《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 、 《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 、 《仪礼·士昏礼记》-某以得外昏姻。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壻父曰姻,两壻相谓曰亚。”-昏媾姻娅。 、 《左传·僖公五年》-皆弦姻也。
【组词】
姻母
2.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