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4:42
性价比 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商品的性能或质量与其价格之间的比率。简单来说,性价比衡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效用与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一个高性价比的商品意味着消费者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较高的性能或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性价比常用于购物决策中,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汽车、家用电器等高价值商品的购买中。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和经济学中,性价比是评估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文学作品中,性价比可能被用来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决策,强调价值与成本的平衡。
同义词: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经济实惠 反义词:性价比低、不划算、物非所值
性价比一词源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的日常购物决策中。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性价比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现代消费文化中,性价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消费者对价值的追求和对成本的敏感。在经济不景气或消费者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性价比高的商品更受欢迎。
性价比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精明、理性的消费行为。它传递出一种节俭和明智的购物态度,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对物质价值的追求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购买电子产品或选择服务时考虑性价比。例如,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我会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性能与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在诗歌中,性价比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选择:
在生活的超市里, 我们挑选着性价比的果实, 有的甜美却昂贵, 有的廉价却苦涩, 智慧的人, 总能找到那颗, 既甜美又实惠的, 性价比之果。
性价比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张比较图表,显示不同商品的性能与价格对比。听觉联想可能是购物频道中主持人强调某商品性价比高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性价比的概念相似,但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lue for money”或“cost-effectiveness”。
性价比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概念,它帮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性价比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商品,同时也培养我们的经济意识和理性消费习惯。
1.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3.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