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21
怦然心动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心中突然受到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产生爱慕、喜欢或激动的情感。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心脏“怦怦”跳动的感觉,形象地表达了情感上的剧烈波动。
怦然心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爱情和浪漫情感时。
在**文化中,怦然心动常常与爱情和浪漫联系在一起,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情感表达。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怦然心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初恋的甜蜜、惊喜的瞬间或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这种情感反应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
在我的生活中,怦然心动这个词曾用来描述我对某位艺术家的作品的初次接触,那种震撼和喜爱让我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怦然心动:
月光下,你的笑容
如晨露般清新
我怦然心动,
在这宁静的夜。
怦然心动可以联想到柔和的月光、轻柔的音乐和温暖的笑容,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和浪漫的氛围。
在英语中,怦然心动可以对应于 "heart-fluttering" 或 "palpitating",虽然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不如怦然心动在中文中那样常用,但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情感体验。
怦然心动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也让我更加细腻地理解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汉语的细腻和丰富性。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我一见到她就~。
1.
【怦】
形容心跳的声音。
【引证】
鲁迅《阿Q正传》-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