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45:39
词汇“性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性格古怪、不合群或行为与众不同。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性僻”字面意思是指性格上的偏僻或古怪。其中,“性”指性格,“僻”指偏僻、不寻常。
“性僻”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古怪”、“孤僻”等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集体主义,因此“性僻”这样的人格特质可能会被视为不受欢迎或需要矫正的。
该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难以相处、不合群的个体。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性格古怪的人,可能会用“性僻”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创作中,可以将“性僻”用于描绘一个独特角色的性格特征,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独特、不寻常的音乐来代表“性僻”的特质。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性格古怪的人,如英语中的“eccentric”。
“性僻”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能够丰富我们对性格多样性的理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2.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