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5:14
执迷:指对某事物或观念极度沉迷,无法自拔,通常带有负面或不健康的意味。字面意思是指坚持某种错误的观点或行为,不愿意改变或放弃。
“执迷”一词源于汉语,由“执”和“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执”指坚持,“迷”指迷惑或迷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迷”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对某事物的过度坚持和沉迷。
在东方文化中,“执迷”常与**中的“执著”相联系,强调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平和。在现代社会,“执迷”可能与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等话题相关。
“执迷”一词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固执、不理智和无法自拔的状态。它可能引发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反思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过朋友对某项**执迷至深,几乎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这让我意识到执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执迷”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执迷于你的影子,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无法触及,却永远闪烁。
在英语中,“obsession”一词与“执迷”相似,都指对某事物的过度沉迷。然而,“obsession”在英语中更常用于描述一种心理状态,而“执迷”在中文中可能更强调行为上的坚持。
“执迷”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执迷”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通过深入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词汇的多维性和其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