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3:58
词汇“执贽”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典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身影。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执贽”字面意思是指手持礼物,特指古代臣子朝见君王或宾客拜访主人时所携带的礼物。这些礼物通常是表示尊敬和诚意的象征性物品,如玉、帛等。
“执”字古已有之,意为手持;“贽”字原指鸟兽的初生羽毛,后引申为礼物。两者结合,形成“执贽”一词,用于描述古代礼仪中的特定行为。
在**古代社会,礼仪制度极为重要,“执贽”作为礼仪的一部分,体现了尊卑有序、礼尚往来的社会文化。
该词汇给人以庄重、古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之美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再有“执贽”的行为,但在某些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赠送礼物仍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祝福的方式。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巧妙运用“执贽”一词,增添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想象古代臣子手持礼物,缓步走向宫殿的场景,配以古琴的悠扬音乐,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礼仪行为也有体现,如日本的“御贽”(おみず),但具体含义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执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古代礼仪文化的精髓,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自信。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贽】
(形声。从贝,执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十二年》-交贽往来。 、 《孟子》-出疆必执质(贽)。 、 《虞书》-三帛、二生、一死贽。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粟枣脩,以告虔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组词】
贽币、 贽敬、 贽然、 贽宝、 贽献、 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