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2:34
词汇“摘脱”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专业性较强的词汇。由于“摘脱”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摘脱”字面意思是指摘取并脱离,可能涉及到从某个整体中取下或分离出一部分的动作。
由于“摘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机械维修、农业采摘等,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由于“摘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摘”和“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表示一种动作的结合。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摘脱”可能与某些特定的活动或仪式相关,例如在农业社会中,采摘果实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活动。
由于“摘脱”不是一个情感色彩强烈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它更多地与实际的动作和过程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摘脱”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专业或技术语境中。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摘脱”用于描述某种分离或解脱的场景,例如:“在那个寂静的夜晚,他摘脱了过去的枷锁,迎来了新的开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从树上摘取果实;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象征着轻松的摘取动作。
由于“摘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detach”或“remove”。
“摘脱”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可能不大。它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专业或技术语境中,对于普通语言使用者来说,了解其基本含义即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更为常见和通用的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1.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2.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