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4:58
词汇“刊摘”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刊”和“摘”。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刊摘”进行深入分析。
“刊摘”字面意思是指从出版物中摘录或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发表或引用。通常用于描述从书籍、杂志、报纸等出版物中选取某些段落或文章进行转载或引用。
“刊”字古已有之,原指刻写或雕刻,后引申为出版、发表。“摘”字则指选取、摘录。两者结合形成“刊摘”,强调从已有出版物中选取内容进行再发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刊摘”成为快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读者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刊摘”给人以信息筛选和精炼的印象,常与学术严谨、信息准确等正面情感相关联。它也让人联想到知识的传承和分享。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刊摘”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关键信息,以支持我的论点。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文章的权威性,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背景。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刊摘”古代诗人的经典诗句,融入现代语境,创造出新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刊摘”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中翻阅书籍的场景,或是新闻编辑室中忙碌的编辑们选取新闻片段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翻书声或键盘敲击声。
在英语中,“刊摘”可以对应“excerpt”或“extract”,指从书籍或文章中摘录的部分。不同文化中,“刊摘”都强调从已有文本中选取内容进行再利用。
“刊摘”是一个实用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在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刊摘”的深入理解,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和恰当地使用词汇的重要性。
1.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
2.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