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6:19
词汇“披罗戴翠”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装饰华丽,服饰精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披罗戴翠”字面意思是指穿着华丽的罗衣,佩戴着翠玉。基本含义是形容女子打扮得非常漂亮,服饰华丽,富有美感。
“披罗戴翠”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服饰的描述,罗是指轻软的丝织品,翠通常指翠玉或翠绿色的宝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服饰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披罗戴翠”不仅描述了外在的美,也反映了内在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
这个成语给人以华丽、高贵、典雅的联想,能够唤起人们对古代贵族生活的想象,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现代社会中物质追求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服饰时,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描述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可以使用“披罗戴翠”来描绘宫女的装扮,增添诗意和历史感。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画,画中的女子披罗戴翠,背景是华丽的宫殿和细腻的花园,这样的画面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对华丽服饰的描述,如“dressed to the nines”(打扮得非常华丽)在英语中。
“披罗戴翠”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现代口语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若教他披罗戴翠,人家便要赞他清俊。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以丝罟鸟也。 、 《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 《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组词】
罗尉、 罗落、 罗弋
3.
【戴】
(形声。本义:增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分物得增益曰戴。
4.
【翠】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组词】
翠以羽自残、 翠毛、 翠羽、 翠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