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9:10
战争赔偿是指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败国向战胜国支付的金钱、物资或其他形式的补偿,以弥补战争期间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这种赔偿通常是国际法或和平条约的一部分,旨在恢复战前的经济和政治平衡。
战争赔偿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结束后的赔偿实践。随着国际法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规范化,成为处理战后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战争赔偿可能被视为正义的实现或战败国的耻辱。例如,二战后德国对犹太人的赔偿被视为对历史罪行的承认。
战争赔偿可能引发复杂的情感反应,如对战败国的同情或对战胜国的自豪。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渴望。
个人经历中,战争赔偿可能与历史教育或国际新闻相关。例如,学*二战历史时,了解德国和日本的赔偿情况。
在诗歌中,战争赔偿可以被用来象征历史的重负和和平的代价:
在战火的余烬中,
赔偿的金币闪烁着过去的罪行,
每一枚都是对和平的祈愿。
结合图片,战争赔偿可能让人联想到堆积如山的金币或签署和平条约的庄严场景。音乐方面,可能让人想起庄严的交响乐或哀伤的挽歌。
在不同语言中,战争赔偿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德语中的“Kriegsentschädigung”和日语中的“戦争賠償”都指代相同概念。
战争赔偿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涉及历史、法律、经济和道德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和历史**的复杂性。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3. 【赔】 (形声。从贝,咅(pǒu)声。“贝”是古代货币,与财产买卖有关。本义:补还损失)。
4.
【偿】
(形声。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偿,还也。 、 《广雅》-偿,复也。 、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 《战国策·齐策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组词】
偿债、 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