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1: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25:28
“儿童团”一词通常指的是一个由儿童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可能是在学校、社区或特定的组织中成立的,旨在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儿童的社交技能、团队合作和身心发展。在某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儿童团”也可能特指某个特定的儿童组织,如在历史上,儿童团是指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儿童组织,旨在培养儿童的革命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儿童团”可能被描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理想的集体,儿童们在这里学*、游戏并共同成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一个实际存在的儿童组织,如学校的兴趣小组或社区的儿童俱乐部。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中,“儿童团”可能被用作研究儿童发展和集体行为的案例。
同义词:儿童组织、少年团、儿童俱乐部 反义词:成人团体、专业协会(这些词汇与“儿童团”在成员年龄和活动性质上形成对比)
“儿童团”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儿童”和“团”两个词组成。在历史上,特别是在20世纪的**,儿童团作为政治和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其含义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演变。
在,儿童团在20世纪曾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儿童团员们参与了宣传、情报收集等重要工作。这种历史背景使得“儿童团”一词在文化中带有特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儿童团”可能唤起一种革命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联想。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儿童的纯真、活力和学*成长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童年时期,我曾参加过学校的儿童团,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和学的地方,我们一起做游戏、学新知识,那段经历对我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儿童团”:
在阳光下,儿童团的小脚步轻快, 梦想的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 团结的力量,如同春日的花朵, 在每个孩子的心田里绽放。
想象一群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种场景可以与“儿童团”联系起来,带来一种温馨和活力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儿童组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活动内容,但它们都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西方国家,类似的组织可能被称为“童子军”或“少年俱乐部”。
通过对“儿童团”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
3.
【团】
(形声。从囗(wéi),专声。本义: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团,圆也。 、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组词】
团扇、 团领、 团栾、 团茅、 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