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0:45
“削铁无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切割铁器时没有声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工具或武器极其锋利,切割时连声音都听不到,强调其锋利程度之高。
“削铁无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对于锋利工具的追求和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武器,也包括各种锋利的工具。
在**文化中,锋利的武器和工具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象征着力量和效率。因此,“削铁无声”这个成语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高效、精准和强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武士手中的宝剑,或是现代工匠手中的精密工具,都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工艺和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过一把非常锋利的剪刀,确实能够做到“削铁无声”,这让我对这句成语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剑光寒,削铁无声间,一剑斩断千层浪,英雄气概显。”
想象一把锋利的剑在月光下闪烁,切割空气时几乎没有声音,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like butter”(如切黄油般),用来形容刀具的锋利,但不如“削铁无声”那样具有诗意和力量感。
“削铁无声”这个成语不仅形容了工具的锋利,也蕴含了对极致工艺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丰富了我们的词汇,让描述更加生动和有力。
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铁】
(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铁,黑金也。 、 《墨子·备穴》-铁锁长三丈。 、 《史记·货殖列传》-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
【组词】
铁冶、 铁山、 铁石、 铁锡、 铁砂、 铁炭、 铁皮、 铁精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