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7:19
削除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从某物中去除一部分或全部内容,使其不再存在或不再包含在整体中。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删除文件、数据、文字或其他形式的材料。
“削除”一词源自汉语,由“削”和“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削”有削减、削去的意思,“除”则有去除、排除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削除”一词。
在数字时代,“削除”一词在技术和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数据管理和技术发展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数据或内容的移除。
“削除”可能引起一种结束或失去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文件或记忆的删除时。它也可能与清理和简化过程相关联,带来一种解脱或更新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削除”来管理我的电子设备和云存储空间,定期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和应用程序,以保持系统的整洁和高效。
在诗歌中,“削除”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记忆的淡化:
岁月如刀,削除青春的痕迹, 留下的,是回忆的淡淡忧伤。
视觉上,“削除”可能让人联想到橡皮擦擦去铅笔痕迹的画面,或是电脑屏幕上文件被删除的动画。听觉上,可能是删除键被按下的声音,或是文件被永久删除时的提示音。
在英语中,“削除”对应的词汇是“delete”,在德语中是“löschen”,在法语中是“supprimer”。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和技术语境中都有着相似的使用频率和含义。
“削除”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为常用的词汇,特别是在技术和数据管理领域。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或数字动作,也反映了我们对整理和简化生活的追求。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