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43
词汇“冥室椟棺”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
冥室椟棺:字面意思是指在冥界(阴间)中使用的棺材,通常用来形容非常隐蔽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这个成语比喻事物隐藏得很深,不易被发现或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冥室椟棺常用来形容某些秘密或隐秘的事物,如未解之谜、深藏的秘密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考古学、历史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古代遗迹或文物。
同义词:深藏不露、隐秘莫测、秘而不宣 反义词:昭然若揭、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冥室椟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的生死观念和阴间文化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隐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和阴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冥室椟棺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隐秘事物的敬畏和好奇。它也体现了人对于生死、阴阳的哲学思考。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森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墓穴、未解的谜团和深不可测的秘密。它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某些神秘**或未解之谜时,它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比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冥室椟棺深几许,千年谜团待人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墓穴,阴暗潮湿,棺木深藏其中。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水滴声,增添一种神秘和阴森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深藏的秘密”或“未解之谜”在多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冥室椟棺这个成语虽然不太常用,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同时也能够更生动地表达某些复杂的概念。
拘圉其叔父,寊者冥室椟棺之中。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椟】
(形声。从木,卖声。本义:木柜,木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龟玉毁于椟中。
【组词】
椟玉、 椟匮、 椟栌、 椟丸
4.
【棺】
(形声。从木,官声。本义: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 同本义。亦称:棺木,棺函,棺柩,棺衬。
【引证】
《说文》-棺,榇也,所以掩尸。孝经郑注:“周尸为棺。” 、 《白虎通》-棺之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 、 《古文考》-阳作木棺,有虞氏用瓦棺。
【组词】
棺材本、 棺材座子、 棺尸、 棺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