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2:50
单丝不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根丝不能成为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单个的力量或个体无法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单丝不线 常用于强调团队合作或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孤立自己,而应该寻求帮助或与他人合作。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团队建设和协作的重要性。
单丝不线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纺织工艺,一根丝线无法编织成布,因此引申为单个个体无法完成复杂任务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在文化中,单丝不线** 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管理和团队建设中,强调协作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单丝不线 这个成语给人以团结和合作的积极情感联想。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克服挑战。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个团队项目中深刻体会到单丝不线的道理。当时,我试图独自完成所有任务,但很快就发现效率低下且难以完成。最终,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 单丝不线 融入以下诗句:
单丝不线,孤木难支,
团结一心,共筑梦想。
单丝不线 可以联想到一根细丝在风中摇曳的画面,以及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声音,如团队会议中的讨论声和协作完成任务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One hand cannot clap" 或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都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体现了人类对团队合作的普遍认同。
单丝不线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寻求合作,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共同实现目标。
我要回救沙僧,诚然是~,孤掌难鸣。
1. 【单】 地名。单县 ,在山东省西南部。 姓(春秋有单豹)。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