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26
冥寿:这个词通常用于指代已故人士的生日。在**传统文化中,人们会在已故亲人的生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尊敬。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冥寿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哀思或怀旧的氛围,如在描述家族历史或个人回忆时。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提及冥寿通常是在讨论家庭传统或个人纪念活动时。 专业领域:在**学或民俗学中,冥寿可能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同义词:忌日、周年、纪念日 反义词:生辰、诞辰、生日
词源:冥寿一词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冥"字在这里指的是阴间或已故,"寿"则指寿命或生日。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冥寿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重要性和仪式感可能有所减弱。
在**传统文化中,冥寿是家族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孝道。在现代社会,虽然传统仪式可能简化,但冥寿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帮助人们保持与逝去亲人的情感联系。
提及冥寿,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种情感往往伴随着一种庄重和敬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在我的家族中,每逢长辈的冥寿,我们都会举行简单的纪念仪式,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家族成员间情感交流的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冥寿:
春风又绿江南岸,
冥寿时节忆故人。
花开花落岁岁同,
唯有思念永不变。
冥寿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墓地、鲜花和烛光,而听觉联想可能是低沉的诵经声或家人的低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纪念活动可能被称为“纪念日”或“忌日”,但具体的仪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冥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冥寿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承文化传统。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