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56
既往: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经历或存在的事实。字面意思是指“过去的经历”或“以往的事情”。
“既往”一词源自汉语,由“既”和“往”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既”表示“已经”,“往”表示“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文化中,“既往”常与“不咎”连用,形成“既往不咎”的成语,意味着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不再追究。
“既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回顾和反思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撰写个人简历时使用“既往”来描述我的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既往的岁月如流水,带走了青春的容颜,留下了智慧的痕迹。”
视觉上,“既往”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或历史纪录片;听觉上,可能是老唱片或历史讲述者的声音。
在英语中,“既往”可以对应为“past”或“history”,用法和含义相似,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既往”是一个富有历史感和反思意味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其特定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深入理解语言和文化,以及在不同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
1.
【既】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既,小食也。 、 《礼记·玉藻》-君既食。 、 《义礼·乡饮酒礼》-不拜既爵。
2.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