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25
守隘: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守卫险要的地方或关口。在军事或战略上,它指的是保卫或驻守在地理位置重要、易守难攻的地点。
在文学中,守隘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坚守信念或原则,如同守卫一个险要的关口。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某人坚守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历史研究中,守隘则有更具体的战术和战略含义。
同义词:守关、守险、坚守、固守 反义词:放弃、撤退、失守、溃败
同义词中,“守关”和“守险”更侧重于地理位置的守卫,而“坚守”和“固守”则更多用于形容人的坚定立场。反义词则表达了放弃或失败的含义。
守隘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守”意味着保卫或守护,“隘”指的是狭窄或险要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主要用于军事和战略讨论中。
在传统文化中,守隘**常常与忠诚、勇气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军事策略的体现,也是个人品质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守隘这个词汇给人以坚定和勇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守阵地的人或事例,激发人们的敬佩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守隘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或在人际关系中坚守自己的底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守隘之人心如铁,不教胡马度阴山。”
守隘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电影中的场景,如士兵们在险峻的山道上坚守阵地,背景音乐可能是激昂的战鼓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old the fort”,虽然它更多指的是坚守阵地或岗位,而不是特定的地理险要。
守隘这个词汇不仅在军事上有其特定的含义,也在文化和个人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强调了坚守和勇气的重要性,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隘】
(形声。籀文从阜,益声。阜,土山,从“阜”的字多与地势有关。本义:狭窄;狭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隘,陋也。 、 《礼记·礼器》。注:“狭陋也。”-君子以为隘矣。 、 《古诗十九首》-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 《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间腓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