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54
“有根有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植物既有根又有苗,比喻事物有坚实的基础和发展的迹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是稳固和有希望的。
在文学作品中,“有根有苗”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成长或事业的发展,强调其基础稳固且有发展潜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鼓励他人,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园艺,这个成语可能直接用来描述植物的生长状态。
“有根有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农业社会,人们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引申出对事物发展状态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稳固与希望——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与农业相关的比喻常常被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发展。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命的成长和希望的萌芽。它鼓励人们看到事物的积极面,相信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使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团队成员,强调我们的项目虽然刚开始,但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有根有苗,生机勃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田野,新苗破土而出,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鸟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ving a solid foundation and promising growth”,虽然不如“有根有苗”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义。
“有根有苗”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哲理,它提醒我们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稳固的基础和持续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这事虽奇,却还有根有苗,想得起来。
1. 【有】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有】
4.
【苗】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引证】
《说文》-苗,草生于田者。 、 《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食我苗。 、 《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无苗。 、 《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苗未枯。 、 、
【组词】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