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36
“有来有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双方互相之间有交流、有互动。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交往和交流,强调的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有来有往”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友情、合作关系等,强调关系的互动性和平衡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互动,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商业交易中的互惠互利等。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市场交易、社会互动等现象。
同义词中,“互惠互利”强调的是利益上的相互受益,“相互往来”更侧重于行为上的互动,“礼尚往来”则强调在礼仪上的相互回应。反义词“单向流动”和“一厢情愿”则分别从物质和情感上强调了单方面的行为。
“有来有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有来有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义”,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尊重和互惠原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强调平等和互利的原则。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动和合作关系。它鼓励人们在交往中保持平等和互惠的态度,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观察到“有来有往”的现象,比如在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或者在商业交易中的互惠互利。这种相互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关系更加稳固,合作更加顺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有来有往,花间蜜语,互诉衷肠。”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交流。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两个人在互相传递物品或者进行对话的场景,这种互动的画面给人以和谐的感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友好的对话声或者和谐的音乐,传递出积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ive and take”,它也强调了相互的交流和互惠的原则。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性和平衡性。
“有来有往”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还指导我在实际交往中如何保持平等和互惠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
你既虚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
人际交往最好是~。
1. 【有】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有】
4.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