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4:20
“流荡忘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游荡在外,忘记了返回。基本含义是指人因为某种原因(如沉迷于某种活动、游戏、旅行等)而长时间不在家,忘记了应该回家或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流荡忘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庭和责任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还可以指代任何因为沉迷而忘记归途的情况。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流荡忘反”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体责任感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因为过度沉迷于某种活动而忽视责任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和责任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沉迷于某种活动而失去自我控制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流荡忘反,导致学业和家庭关系出现问题。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的行为,并促使我采取措施帮助他回归正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月光下,他流荡忘反,
迷失在虚拟的森林,
忘记了归途的路标,
只留下一串串空洞的足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的城市中游荡,忘记了回家的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忧郁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迷失和遗忘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st in the moment”或“so engrossed in something that they forget to return”,但这些表达没有“流荡忘反”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和社会责任意义。
“流荡忘反”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词汇,更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符号。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价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责任。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反人~,盖其得也,荐宗庙,揪管弦。其失也,语淫奔,事诡怪而已。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荡】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同本义。
【引证】
班固《西都赋》-荡亡秦之毒螫。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