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46
词汇“杯觥交杂”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杯”和“觥”两个字组成,其中“杯”指的是酒杯,“觥”是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像牛角,多用于盛酒。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酒杯和酒器交错放置,形容宴会上酒器众多,场面热闹。
“杯觥交杂”形容宴会或酒席上酒器众多,酒杯和酒器交错放置,场面热闹非凡。
“杯觥交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宴会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代宴会场景时仍被广泛使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宴会的热闹和隆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热闹、喜庆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和美酒的场景。
在参加婚礼或大型聚会时,我曾见过“杯觥交杂”的场景,那种热闹和喜庆的氛围让人印象深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宴会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杯觥交杂”来形容宴会的盛况:
金樽玉盏映华堂,
杯觥交杂笑声扬。
古筝琵琶和鸣曲,
宾主尽欢夜未央。
想象一幅画面:宴会上,金色的酒杯和银色的觥交错放置,灯光下闪烁着光芒,宾客们的笑声和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热闹的画面。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场景可以用“a sea of glasses”来形容,意为“一片酒杯的海洋”,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宴会的热闹和盛况。
“杯觥交杂”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在描述古代宴会或大型聚会时,仍能传达出热闹和喜庆的氛围。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我的汉语词汇,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满坐芳香,馥馥袭人,宾主酬酢,杯觥交杂。
1.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
2.
【觥】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 、 《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我姑酌彼兕觥。
【组词】
觥爵、 觥筹、 觥盏、 觥盂
大,丰盛。
【引证】
《国语·越语》-觥饭不及壶食。 、 扬雄《太玄·毅》-觥羊之义。
【组词】
觥羊、 觥饭、 觥责
3.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4.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