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5:55
词汇“寝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寝”通常指睡觉或休息,“病”则指疾病。将两者结合,“寝病”可能指的是因病而卧床休息的状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的含义进行。
“寝病”可能指的是因病而卧床休息的状态,即病人在床上休息,因为身体不适或疾病需要休息。
由于“寝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人因病而长时间卧床的情景,强调病人的虚弱和需要休息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生病卧床”或“病倒在床”等表达。
由于“寝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寝”和“病”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病态休息状态。
在**文化中,生病通常被视为需要休息和调养的状态,因此“寝病”可能强调了病人在床上休息的必要性。这种表达可能在一些传统的文学作品或叙述中出现,强调病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休息的重要性。
“寝病”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和虚弱的情感,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因病而无法正常活动的状态。这种情感可能让人联想到病痛、孤独和需要关怀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因病长时间卧床,可能会使用“寝病”这个词汇来形容自己的状态,表达自己因病而无法参与日常活动的无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寝病”来描绘一个因病而卧床的场景,如:
窗外春光灿烂,我却寝病在床,
梦里花落知多少,病中岁月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病人在床上休息的场景,周围可能有一些医疗设备或药物。听觉上,可能会有安静的房间声音,偶尔有医疗设备的滴答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寝病”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因病卧床的状态。例如,英语中可能会使用“bedridden”或“confined to bed”来描述类似的情况。
“寝病”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因病卧床状态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状态。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