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9:00
“仙韶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仙”和“韶曲”两个词组成。其中,“仙”通常指神话中的仙人或超凡脱俗的存在,而“韶曲”则指古代宫廷音乐中的一种高雅乐曲。因此,“仙韶曲”字面意思是指仙人所演奏或欣赏的高雅音乐,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超凡脱俗。
在文学作品中,“仙韶曲”常被用来形容音乐的非凡之美,如诗词中描述天籁之音、仙境之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谈论音乐、艺术或传统文化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文学研究中,“仙韶曲”可能被用来探讨古代音乐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
同义词“天籁之音”强调音乐的自然和谐,“神韵”强调音乐的神秘和深邃,“仙乐”则直接指仙人所奏的音乐。反义词“凡音”和“俗乐”则指普通的、不具超凡特质的音乐。
“仙韶曲”一词源于**古代文化,特别是与宫廷音乐和神话传说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高雅、美妙的音乐,而不仅仅局限于宫廷音乐。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因此,“仙韶曲”这个词汇体现了人对音乐的崇高评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仙韶曲”这个词汇给人以美好的情感联想,如宁静、祥和、超脱尘世。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典音乐会上听到一首古筝曲,其悠扬的旋律让我想起了“仙韶曲”这个词汇,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仙韶曲”:
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仙韶曲在耳边轻轻回响。
心灵随旋律飘荡,
穿越时空,抵达那遥远的仙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仙境的画作,仙人在云雾缭绕的山巅演奏着美妙的音乐。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演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elestial Music”或“Divine Harmony”,都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音乐。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体现了人们对音乐的崇高评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仙韶曲”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这个词汇不仅形容了音乐的美妙,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韶】
(形声。从音,召声。本义:传说中的虞舜时代的乐曲名)。
传说舜所作的乐曲名。
【引证】
《说文》-韶,虞舜乐也。 、 《虞书》-箫韶九成。 、 《周礼·大司乐》-九韶之舞。 、 《荀子·乐论》-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
【组词】
韶武、 韶虞
3.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