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07
步履如飞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走路的速度快得像飞一样。这个成语形容人行走迅速,动作敏捷,通常用来赞美某人行动迅速、精力充沛。
步履如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动作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步履如飞常与积极向上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形容年轻人充满活力,或形容英雄人物的英勇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充满活力的感觉,联想到快速、高效和精力充沛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在忙碌的日子里依然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他步履如飞,穿越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
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街道上步履如飞,背景音乐是轻快的节奏,这样的场景会给人以活力和希望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lking briskly”或“moving swiftly”,但这些表达不如“步履如飞”那样形象和生动。
步履如飞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快速行走的动作,还蕴含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形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
公素服海参丸,老年体力轻健,~,年九十余始卒。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