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54
步伐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行走时脚步的大小和节奏。它通常用来描述人或动物移动的方式,也可以比喻性地指代事物发展的速度或节奏。
在文学中,“步伐”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或情绪,如“他轻快的步伐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在口语中,它可能更直接地描述行走的方式,如“他步伐稳健”。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步伐可能指特定的训练或技术要求。
同义词:步态、步调、节奏
反义词:停滞、停顿
“步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描述军事行进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用于描述实际的行走,还用于比喻各种事物的进展。
在某些文化中,步伐可能与身份或地位有关。例如,在正式场合,一个人的步伐可能被视为其教养或自信的体现。在社会背景中,步伐也可能与健康或活力相关联。
“步伐”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活力、节奏和秩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或动态的积极情感,也可能让人想到有序和协调的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步伐”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不同情绪下的行走方式,如在心情愉快时的轻快步伐,或在疲惫时的沉重步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步伐”:
晨光中,她的步伐如诗行, 每一步都踏出希望的旋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海滩上轻盈的步伐,留下一串脚印。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节奏明快的曲子,与轻快的步伐相呼应。
在英语中,“步伐”可以对应为“pace”或“step”。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步伐的重视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移动方式的关注。
“步伐”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描述了实际的行走方式,还广泛用于比喻和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步伐”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和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伐】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 、 《广雅》-伐,杀也。 、 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 伐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