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32:26
“步履艰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走路时步伐沉重、困难。基本含义是指行动不便,进展困难,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的艰难状态。
“步履艰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步履”指的是行走,“艰难”表示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常用。
在**文化中,“步履艰难”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挑战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人,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展现的坚强意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步履艰难的时刻,比如在准备重要考试时,感觉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最终通过努力克服了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人生的旅途中,步履艰难,但每一步都铸就了坚强的我。”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老人缓慢而艰难地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uggle to walk”或“walk with difficulty”,但“步履艰难”这个成语更具有文化特色和文学韵味。
“步履艰难”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困难,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在面对挑战时的精神状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传达出坚韧和毅力的情感。
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3.
【艰】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gèn)声。本义:土难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艰,土难治也。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