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18
下摆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衣物下部的边缘部分,特别是指上衣、外套或裙子的底部边缘。在服装设计中,下摆的形状、长度和装饰往往对整体造型有重要影响。
“下摆”一词源于汉语,由“下”和“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摆”已有摆动、摆设之意,而“下摆”则特指衣物下部的摆动部分。随着时尚的发展,下摆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下摆的设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长下摆的服装可能象征着高贵和传统,而在现代时尚中,下摆的设计则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提到下摆,可能会联想到衣物的整体美观和舒适度。一个精心设计的下摆可以增加服装的流动感和动态美,而一个磨损的下摆则可能让人感到衣物的老旧或不修边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衣物的下摆是否整齐,是否需要修剪或缝补。例如,一次在旅行中,我发现我的外套下摆被钩破了,这让我意识到衣物保养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下摆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起伏:
岁月如风,轻轻拂过下摆, 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在每一寸布料上, 绘出了生活的色彩。
视觉上,下摆可能让人联想到飘动的裙摆或摆动的衣角,带来一种轻盈和优雅的感觉。听觉上,下摆摩擦的声音可能让人想起走在落叶上的沙沙声,或是风吹过衣物的细微响动。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衣物下部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hem”或“bottom edge”来描述类似的概念,但这些词汇并不完全等同于“下摆”,因为它们可能不包含“摆动”的含义。
通过对“下摆”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意识到它在描述衣物时的具体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学描述、日常对话还是专业设计中,下摆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影响着服装的外观,也反映了文化和时尚的趋势。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对这类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运用,能够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摆】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桥陵》-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组词】
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