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6:07
词汇“叹佩”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叹”和“佩”。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叹佩”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叹佩”字面意思是指因为对某人或某事的卓越品质、成就或行为感到敬佩而发出的赞叹。它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敬意和赞赏。
“叹”字古汉语中已有,意为叹息或赞叹;“佩”字原意为佩戴,引申为敬佩。两个字组合成“叹佩”,强调了赞叹和敬佩的情感。
在**文化中,“叹佩”体现了对他人成就和品德的尊重和推崇,是社会交往中表达正面情感的一种方式。
“叹佩”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对卓越和美德的追求,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看到某人的杰出成就或高尚行为时使用“叹佩”来表达我的敬意和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叹佩”:
星辰叹佩夜的深邃,
诗人叹佩词的精粹。
“叹佩”可能让人联想到庄重的音乐和宏伟的画面,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或历史电影中的英雄场景。
在英语中,“叹佩”可以对应“admiration”或“awe”,但这些词汇可能不如“叹佩”那样同时包含赞叹和敬佩的双重含义。
“叹佩”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他人成就的赞赏,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叹佩”可以增强交流的深度和真诚度。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