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3:37
“斗筲之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器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其中,“斗”和“筲”都是古代的量器,比喻人的心胸狭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能成大事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斗筲之辈”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缺乏远见和胸怀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朋友间的玩笑或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商业等,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评价那些策略短视、缺乏大局观的人。
“斗筲之辈”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量器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的心胸和见识。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君子”应有大志和宽广的胸怀,因此“斗筲之辈”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反映了人们对远见和胸怀的重视。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轻蔑和批评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的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伤害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只关注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发展的人,这时“斗筲之辈”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表达我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斗筲之辈,目光如豆,难见山河之壮阔;胸怀宽广,志存高远,方能揽月摘星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小人站在狭窄的斗筲之间,目光短浅,与旁边胸怀宽广、目光远大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画面能很好地体现“斗筲之辈”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minded”或“narrow-mind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近,都用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斗筲之辈”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筲】 (形声。从竹,肖声。本义:盛饭的竹器)。 桶 如:水筲;筲桶(桶)。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辈】
(形声。从车,非声。本义:百辆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辈,若军发车,百辆为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