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5:35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赞叹,赞美。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默叹。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亟叹其技。
【组词】
叹重、 叹奖、 叹嘻、 叹骇、 叹为观止、 叹异
吟诵。
【引证】
《说文》-叹,吟也。 、 《文选·卢谌·览古诗》-智勇盖当代,弛张使我叹。 、 《礼记·乐记》-一唱而三叹。
【组词】
叹诵
《诗经·小雅·车辖》:“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方腹馁思啖,又美其食,乃许之。入室,女即避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