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0:53
外耳是指人类和一些动物耳朵的外部结构,包括耳廓(耳轮)和外耳道。外耳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并将其引导至中耳。
外耳一词源自拉丁语“auricula”(耳)和前缀“ex-”(外部)。在医学术语中,外耳的定义和描述自古代以来就有所记载,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在不同的文化中,外耳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大耳廓可能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
外耳可能让人联想到听力、沟通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情感上,它可能与亲密的交流和理解他人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外耳的健康常常被忽视,但耳部感染或损伤可能会严重影响听力。因此,定期检查和保护外耳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外耳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窗户,象征着倾听和理解:
外耳如窗,倾听世界的低语, 心灵的门户,接纳每一份真情。
外耳的图像可能让人联想到耳机的形状,或者在听音乐时的愉悦感受。声音通过外耳进入,带来丰富的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外耳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结构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外耳被称为“external ear”。
外耳作为耳朵的一部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引人注目,但它在听觉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外耳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听力,也加深了我们对身体复杂性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外耳这一词汇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听力相关的话题。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