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16
词汇“外舍”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外面的房子”或“外部的住所”。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比如在描述某个人的次要住所、临时住处或者是与主要住所相对的附属住所时。
在文学作品中,“外舍”可能用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比如描述一个角色在远离主要生活环境的地方的孤独或反思。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房地产或城市规划中,可能会用来描述非主要住宅区。
“外舍”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舍”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历史演变。在古代,可能更多用于描述贵族或官员的附属住所。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住所的概念非常重要,因此“外舍”可能在描述与家庭核心相对的边缘空间时有所体现。
对于我来说,“外舍”可能带来一种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的联想,也可能与某种形式的逃避或隐居有关。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描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度假屋时,可能会用到“外舍”这个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照外舍窗,鸟语花香伴梦长。”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简单的小屋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质地板上,鸟儿的叫声和远处溪流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cottage”或“vacation home”来描述类似的情境。
“外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非主要住所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