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02
词汇“[客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客贾”进行分析:
“客贾”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客”和“贾”。在古代汉语中,“客”指的是外来的人,客人,而“贾”则指的是商人。因此,“客贾”字面意思是指外来的商人,或者泛指商人。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客贾”常常用来描述那些往来于各地进行贸易的商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一些历史小说或文献中仍可见到。
“客贾”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而“贾”字则有更早的商代金文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贾”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商人”或“商贩”等词汇。
在古代社会,“客贾”是连接不同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客贾”可能带有一种古朴、遥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商旅的艰辛和商业的繁荣。
由于“客贾”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习古代文学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商业活动。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诗歌时,可以使用“客贾”这个词汇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例如:“夜幕降临,客贾的马车在古道上缓缓前行,铃声悠扬。”
想象一幅古代市集的画面,可以看到各种服饰的客贾在忙碌地交易,耳边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和马车的铃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客贾”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商人的类似词汇,如英语中的“merchant”。
“客贾”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古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历史的感知。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贾】
价格,价值。 同: 价
【引证】
《论语·子罕》-我待贾者也。 、 、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 晁错《论贵粟疏》-有者,半贾而卖。 、 《论衡·刺孟》-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卖于市,得价以归,乃得食焉。 、 《汉书·宣帝纪》-而贾咸贵。 、 《汉书·杨朴传》-问君贾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