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0:35
信号枪是一种用于发射信号弹的枪械,通常用于发出视觉信号,如求救、指示方向或标记位置。它由枪管、扳机机构和弹药组成,弹药通常是装有发光物质的信号弹,能够在空中爆炸产生明亮的光芒。
信号枪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信号弹发射装置,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枪的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进,但其基本用途保持不变。
在航海文化中,信号枪是重要的安全设备,象征着紧急情况下的希望和救援。在军事文化中,信号枪用于战术指挥和通信。
信号枪常与紧急、危险和求救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紧张和期待救援的情感反应。
在户外探险中,信号枪是必备的安全装备,我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使用信号枪向救援队发出求救信号,最终成功获救。
在诗歌中,信号枪可以象征希望的光芒: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一束光芒划破黑暗, 信号枪的呼唤, 是希望的使者, 引领迷途的灵魂归航。
信号枪发射时的光芒和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联想到紧急情况下的紧张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信号枪的名称和用途基本一致,如英语中的“signal pistol”,法语中的“pistolet de signalisation”。
信号枪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工具,在紧急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不仅限于字面意义,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
3.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