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58
“临难如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得像回家一样从容不迫。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和勇敢的态度,不畏惧困难,甚至能够从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或安全感。
在文学作品中,“临难如归”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历史人物在危难时刻的英勇表现,如战场上的将领或政治家在危机中的决策。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勇气。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个体或团队在压力下的应对策略。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描述了在困难或压力下的不同反应,但“临难如归”更强调一种内在的平静和接受困难的态度。
“临难如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勇敢和冷静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各种语境中,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或政治领域。
在**文化中,勇敢和冷静被视为重要的美德。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强调了在困难时刻保持尊严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这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形象相契合。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安心。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勇气的人,这种形象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镇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感到非常紧张,但我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临难如归,最终成功地通过了面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他临难如归,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平静的湖面,即使在风中也不起波澜。听觉上,可能是宁静的夜晚,只有微风和远处的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ce adversity with equanimity”,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传达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平静的意思。
“临难如归”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供了一种在困难时刻保持冷静和勇气的思维模式。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归】
1. 【临难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