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01:01
下场诗:在古典戏曲中,通常指剧中人物在剧情结束时所念的诗句,用以总结剧情或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这些诗句往往具有总结性和寓意性,为观众提供对剧情的深刻反思。
下场诗这一概念源自**古典戏曲,随着戏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规范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场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和社会思潮。
在**传统文化中,下场诗不仅是戏曲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文化中“文以载道”思想的体现。通过下场诗,剧作家可以传达道德教化和社会批判,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场诗往往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悲壮、感慨、希望等。它们不仅是剧情的总结,也是情感的高潮,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深思。
在学*和研究**古典文学时,我曾深入分析过几部著名戏曲作品中的下场诗,这些诗句的精炼和深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启发了我对文学表达的思考。
在创作现代诗歌时,我尝试借鉴下场诗的形式和功能,用简短的诗句总结或升华主题,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回味。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缓缓念出下场诗,背景音乐悠扬,灯光渐暗,这样的场景能够引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增强艺术效果。
在西方戏剧传统中,类似的元素可能是剧终时的独白或合唱,虽然形式不同,但功能相似,都是为了总结剧情和深化主题。
下场诗作为*古典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下场诗能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场】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
1. 【下场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