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06
投拜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向某人或某物表示敬意或臣服。它通常涉及一种正式的、仪式性的行为,如跪拜、鞠躬等,以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尊敬、忠诚或服从。
在文学作品中,投拜 常用于描述历史场景,如臣子对君王的忠诚表示,或者武将在投降时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仪式、国家典礼等,仍可能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学,投拜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分析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文化传统。
投拜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投”字原意为投掷或投入,引申为投身、投入情感;“拜”字则直接关联到跪拜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投拜 逐渐固定为表示尊敬和臣服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投拜** 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反映了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在历史上,这种行为常用于强化君主的权威和臣民的忠诚。
投拜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庄重和敬畏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场景和忠诚的臣子形象。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忠诚和服从的深层次思考。
在现代社会,投拜 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描述历史或传统仪式时,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例如,在讨论古代的礼仪制度时,投拜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词汇。
在诗歌中,投拜 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庄严的氛围:
晨曦初露,宫门缓缓开, 臣子投拜,心怀敬畏来。 金殿之上,君威如山在, 忠诚之心,千年不改。
投拜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如穿着华丽服饰的臣子跪拜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庄严的鼓声或钟声,增强了仪式的庄重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尊敬和臣服的行为也有,如日本的“土下座”(dogeza),虽然形式和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
投拜 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符号,也是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窗口。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引证】
《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手,稽手。 、 《礼记·郊特性》-拜,服也。 、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 宋·王傥《唐语林·雅量》-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