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2:52
词汇“披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披”通常指的是覆盖或搭在肩上,“服”则指的是衣服或服装。因此,“披服”可以理解为披在身上的衣服或服装。
“披服”的字面意思是指披在身上的衣服或服装。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服装风格,或者是临时性地将衣物搭在身上。
由于“披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常见。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服饰风格或情境,例如在描述古代人物或特定场合的着装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披着衣服”或“搭着衣服”等表达。
由于“披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披”和“服”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学创作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披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服饰风格或礼仪。例如,在某些传统仪式或节日中,人们可能会披上特定的服装以示尊重或庆祝。
“披服”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古典、优雅或庄重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服饰风格或特定的文化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披服”这个词。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人随意搭着衣服的场景,我可能会使用更常见的表达,如“披着衣服”或“搭着衣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
她披服在肩,步履轻盈。
风中飘扬的衣角,
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披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服饰风格,如长袍、披风等。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古典的服饰设计、优雅的姿态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与古代音乐或特定的文化背景音乐相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披服”的词汇。人们可能会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服饰风格,如“披风”、“斗篷”等。
“披服”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特定服饰风格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场景。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文化描述中,它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