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6:49
词汇“披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披敷”是由“披”和“敷”两个字组合而成。
结合这两个字,“披敷”可能指的是将某种物质涂抹或散布在表面,特别是覆盖在身体或物体的外部。
由于“披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仪式或治疗过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方言中。
由于“披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领域。
在某些文化或**仪式中,披敷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涂抹圣油象征祝福或净化。
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庄重或神圣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或治疗的情境中。
由于“披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活动中,这个词可能会有实际的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披敷”来创造一种神秘或仪式感的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涂抹药膏或圣油,动作轻柔而庄重。听觉上,可能伴随着低沉的诵经声或轻柔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披敷”的词汇,但类似的动作和概念可能存在,比如在英语中可以用“apply”和“spread”来描述。
尽管“披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组合的灵活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可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敷】
(形声。从攴(pū),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书·康王之诰》-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道。 、 皮日休《原弈》-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组词】
敷民、 敷施、 敷锡、 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