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1:00
词汇“巧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是“巧”和“诋”。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巧诋”的字面意思可能是巧妙地诋毁或批评。其中,“巧”通常指巧妙、聪明或技巧,而“诋”则指诋毁、贬低或批评。
由于“巧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巧妙地进行负面评价或批评,而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巧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通常,“巧”和“诋”都是独立使用的词汇,组合成“巧诋”可能是为了强调批评的巧妙性。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巧妙地批评或诋毁可能被视为一种高级的辩论技巧或政治手腕。然而,这种行为也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不道德。
“巧诋”可能给人一种既聪明又狡猾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政治辩论、商业竞争或人际关系中的复杂策略。
由于“巧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巧诋”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巧妙地进行批评或诋毁,增加情节的复杂性和角色的深度。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角色在辩论中巧妙地指出对方的错误,给人一种既聪明又狡猾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巧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巧诋”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批评的巧妙性,可能在某些特定的语境或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诋】
(形声。从言,氐(dǐ)声。本义:诬蔑,毁谤)。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二》-诋,毁也。 、 《汉书·刘向传》注-诋毁也,辱也。 、 《汉书·息夫躬传》-历诋公卿大臣。 、 《墨子·修身》-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组词】
诋诟、 诋讦、 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