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56
“保息”一词在金融领域中常用,指的是保证支付利息的意思。具体来说,它通常用于描述某些金融产品或投资工具,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支付固定的利息给投资者。
“保息”一词源于金融术语,随着金融市场的演变而逐渐普及。在早期,它主要用于描述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创新,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保息产品对寻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尤为重要。它反映了人们对金融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追求。
“保息”一词给人以安全感和稳定感,因为它意味着投资回报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尤为重要。
在个人理财中,选择保息产品可以帮助我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确保资金的稳定增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保息”比喻为生活中的稳定因素:
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 保息如灯塔般指引方向, 稳定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不同语言中,“保息”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保证支付利息的金融产品。
“保息”作为一个金融术语,对我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对稳定收益的追求,也反映了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这一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