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9:31
分斤掰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一斤分成两半。基本含义是指过分计较小事,尤其是指在金钱或物质利益上过于精细地计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吝啬或小气。
在文学作品中,分斤掰两 常用来讽刺那些过于计较小利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小气行为,或者在商业交易中过于计较细节。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会计学,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这些领域更倾向于精确的数字计算。
分斤掰两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实际的计量行为。在古代,人们用斤作为重量单位,分斤掰两即是指将一斤分成两半,形象地表达了过分计较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人小气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分斤掰两**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节俭和慷慨的不同态度。在某些社会背景下,过分计较可能被视为精明,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被视为缺乏慷慨和大方。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吝啬和小气联系在一起。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有效地传达对某人过分计较行为的不满或批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在聚餐时总是分斤掰两,不愿意多付一点钱,这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分斤掰两,计较每一分,
友谊的船,因小失大沉。
在视觉上,分斤掰两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小心翼翼地称量物品的人,或者一个在计算器上仔细核对数字的商人。在听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硬币碰撞的声音,象征着金钱的计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enny-pinching" 或 "tight-fisted",这些词汇也用来形容过分计较小钱的人。不同文化中对节俭和慷慨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个成语的核心含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对应。
分斤掰两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过分计较的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以及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使用这个成语,以准确传达我的意思。
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斤掰两的。
不是我说句~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他到华府上去。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斤】 ——如“千斤”(qiānjin):起重的工具。
3.
【掰】
张开。
【引证】
《红楼梦》-我时常掰着嘴儿说一阵,劝一阵,哭一阵!
【组词】
掰脸、 掰交情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