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7:34
“不是味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品质或感觉,变得不正常或不令人满意。这个词汇常用于形容食物、气氛、人的行为等方面,表达一种不满或失望的情绪。
“不是味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食物味道的描述,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用以形容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品质或感觉。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表达各种不满或失望的情绪。
在文化中,食物的味道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因此“不是味儿”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不仅仅用于食物,还广泛应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方面,反映了人对事物品质的重视。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失望或不满的情感反应。在使用时,它能够迅速传达出说话者对某件事情的不满情绪,引起听者的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不是味儿”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些不如预期的事情,比如一次不愉快的聚会或一道烹饪失败的食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却不是味儿,少了往日的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盘看似美味的食物,但品尝后却发现味道不对,这种视觉与味觉的反差强化了“不是味儿”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quite right”或“of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不是味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非常常用,它简洁而生动地表达了不满或失望的情绪。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感受和观点。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1. 【不是】 儿孩
2. 【不是原来的味道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