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09
词汇“下夜”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行业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下夜”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在夜间工作或活动,尤其是在夜晚结束时的工作或活动。它可能与“上夜”相对,后者指的是在夜晚开始时的工作或活动。
由于“下夜”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方言或行业术语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可能会在特定社群中流传和演变。
在某些文化中,夜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神秘、宁静或危险。因此,“下夜”可能在这些文化中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对于一些人来说,“下夜”可能带来疲惫和孤独的联想,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在夜间工作的人来说。同时,它也可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由于“下夜”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经历可能不多。但如果有人从事夜班工作,他们可能会经常使用或听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下夜”来创造一种夜晚结束、黎明到来的意境:
星辰渐隐,下夜的钟声
敲响在寂静的街角,
晨曦微露,新的一天
在无声中悄然展开。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都会有描述夜晚结束的表达方式。
“下夜”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常用。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特定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