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4:25
“下堂”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下堂”的字面意义源自古代建筑结构,堂通常指家中的主要房间,位于较高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层面,特别是在描述婚姻关系的结束时。
在**传统文化中,离婚被视为不幸和耻辱的象征,因此“下堂”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可能带有负面含义。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离婚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为个人选择的一部分。
“下堂”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失去、分离和变化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悲伤、自由或新的开始。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朋友或亲人经历离婚,这时“下堂”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述他们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下堂”来描绘一个女子离开不幸婚姻的场景,如:
她轻轻下堂,
步履间带着风的自由,
从此,天空是她唯一的束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女子从一座古老的建筑中走下来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既悲伤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下堂”的比喻意义可以对应为“divorce”,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类似的情感和行为。
“下堂”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从字面上的移动到比喻意义上的离婚,它反映了语言的多功能性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