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4:46
披肩:一种通常为长方形或半圆形的服饰,用于披在肩上,可以用来保暖、装饰或作为**或文化仪式的一部分。它通常由布料制成,有时也用毛皮、羽毛或其他材料制作。
冬日的风,轻拂过披肩的边缘, 柔软的羊毛,拥抱着温暖的梦。 花朵的图案,在阳光下绽放, 披肩,是冬日里的一抹温柔。
披肩作为一种服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披肩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场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